2月17日,山东烟台一辆新能源汽车在拖车上爆炸燃烧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这辆车先是冒出浓烟,接着车辆底部开始出现火花,伴有噼里啪啦的爆炸声,最后猛烈燃烧,整台车很快就被烧得面目全非。据烟台日报水母网报道,幸好一辆洒水车及时赶到,在消防赶到之前及时控制了火情,才没有造成更大危害。
无独有偶,东方网记者本月从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获悉,近期上海发生了多起车辆自燃事故,幸而均处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自燃这个词的网络热度也在不断增加,但让人疑惑的是,绝大多数自燃事故,似乎都是来的“轰轰烈烈”,去的却是“悄无声息”。往往都是刚刚发生时,各大网络平台争相报道,网民口诛笔伐,但最后结果大多是石沉大海,再无下文。
这种“先扬后抑”的规律,也从侧面反映出汽车厂商在应对此类事件时,应该有着成熟的处理方案,能够抚平绝大多数当事车主的不满情绪。但即便如此,事故原因是什么?处理结果怎么样?对于其他消费者而言,无疑还是雾里看花。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电动汽车自燃,其核心还是在于电池出现了热失控。正因为此,各大厂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在电池安全上独创的黑科技,什么弹匣电池、刀片电池……等等,都号称能够通过各种严苛的安全测试,甚至是针刺试验都不起火,为什么新能源车自燃现象仍然是与日俱增呢?
可以看出,此起彼伏的自燃事件,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井喷式增长呈现出正相关的联系。从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万辆,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和10年前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翻了500多倍,基数大了,发生意外的几率自然也就增加了。
另一方面,当下电动车电池基本为锂电池,锂本身就拥有高活性和易燃性两大特点,为了高续航还要不断地提升密度。即使各大厂家研发出各种电池的黑科技,但在各种复杂多样的环境中,仍然不可避免会发生意外。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电池安全设计上本身存在缺陷,如果某一个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频繁、大量地爆发自燃事故,那通常就说明它在安全设计或者热管理层面存在瑕疵,要想彻底解决,召回才是正确的途径。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自燃风险,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地加强干预。自2015年起,工信部多次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于2021年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从政策层面对电池安全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相信随着未来关于新能源汽车隐患上报机制,问责机制,调查机制的不断完善,政策层面的紧箍咒也会越来越紧。
但另一方面,解铃仍需系铃人。要想从根本杜绝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汽车厂家除了不断从技术层面加强电池热管理和预警机制的研发以外,还要以透明、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起自燃事件,和消费者一起找原因并及时公开。如果属于产品设计缺陷,除了在后续产品上及时改进外,还应当迅速对现有产品召回升级,而不是事后封口灭火。只有这样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之后,自燃之“火”才会渐渐熄灭。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